三年级的娃娃怎么教育
三年级,男孩,厌学又叛逆,经常迟到旷课,成绩也下降了很多,咋办呢?三年级的娃娃怎么教育?
一二年级不相上下,三年级开始分化,四五年级两极分化。三年级对家长和孩子来说是道坎儿,是孩子成绩两极分化的阶段,孩子到了三年级就像坐起了下山的缆车,让很多父母感到心力憔悴。

三年级的娃娃怎么教育?
1、家长心态的转变。

三年级的家长,不能再像一二年级的家长那样焦虑,对于孩子的错误大喊大叫,或者苛刻不讲道理,不妨耐下心来,做孩子的朋友,倾听孩子的心声,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以外,多关心一下孩子的身心健康,带孩子去运动,去读书,去见识大千世界,拓宽孩子的认知世界和精神世界。

2、家长角色的转变。

三年级的家长要学会转变,不能再像一、二年级那样,处处盯着,管着,像一个警察一样,那样孩子会觉得很累。也会很烦,这个时候的家长,要半扶半放。比如,一二年级的时候可能会每天督促孩子做作业,三年级不妨让孩子自己催促自己,如果孩子做不到这一点,就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,再比如,一二年级家长可能会帮孩子检查作业,三年级开始不妨让孩子自己检查。

3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。

三年级教育重点还是培养孩子的习惯,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,认真做作业书写的习惯,检查作业的习惯,认真读书背书的习惯,早睡早起的习惯,按时锻炼身体的习惯,自己收拾学习用品的习惯。习惯培养好了,收益终身。

三年级的娃娃的心理特点?

一、情绪不稳定。

三年级娃娃由于生活经验不足,他们在陌生、严肃、冲突、恐怖、约束、遭受指责等情况下,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,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,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,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。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、学习,但情绪很不稳定,容易激动、冲动,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,而且情绪变化极大,并且表露在外,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。

二、个性差别大。

三年级是孩子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。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,产生兴奋感、自豪感,对自己充满信心;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、自我主张,对自己评价偏高,甚至有时“目空一切”,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。相反,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,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,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,对自己失去信心。

三、自控力不强。

从三年级开始,孩子进入少年期,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,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。同时,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,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,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