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还来得及,这样做英语启蒙,一年就见效了

我家女儿接触英语已经一年了。现在每天晚上睡前,她总是缠着我,希望能再听一个英语故事。从最初的伊索寓言听不懂,到现在能够轻松听懂英语故事并且爱上它们,我总结了一些有效的经验。

听力材料的选择要有趣 记得女儿四岁多的时候,我给她听牛津树的故事,她总是拿着点读笔边点边笑。虽然她更多地关注画面和音效,但在不知不觉中,她习惯了英语的声音,这也为我们后续的快速进步打下了基础。这一年来,我让她先听一遍或翻一遍书,不喜欢的就跳过,留下的她都愿意反复听。

多听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刚开始听分级读物时,我要求她跟读,遇到不懂的单词也会问她意思。但这样做让她产生了抵触情绪,几天后连听都不想听了。而且死记硬背时我们会忍不住纠正发音,拖慢了听力的速度。于是我赶紧停止这种做法,恢复了我读她听的模式。我通过图片、表情和动作帮她理解,她不问我也不主动提。

循环听是学习的关键 这是我后来领悟到的,孩子的字词是通过循环听来突破的。听伊索寓言时,我们没有书,她裸听两遍后大概只懂30%,经我讲解明白了故事的意思。后来有一天,我随手放了伊索寓言,她一边刷牙一边听,突然问我“impossible”是什么意思。这些故事她很熟悉了,但几个月没听,她能关注到更多细节,还会主动问阻碍理解的单词。

熏听的两个关键点: 一是不要逐字翻译,留出空间让孩子猜,有问题他们会主动问; 二是就算是背景音,孩子也在有效吸收。吃饭、走路、玩玩具,看似没听,其实他们在听。

丰富听的方式 为了让孩子有多种输入的方式,接触不一样的英语输入,我们还找了线上一对一的机构的老师。每天为孩子创造全英文环境,让孩子开口说英语。重点是每天哦!很多小朋友线下每周仅1至2次,不仅作用不大,知识还容易还给老师,更别提开口说英语了,大部分孩子成了哑巴英语,包括体制内的大孩子。

周一到周五,每天25分钟!仅一杯奶茶的钱。4个月时间,孩子词汇量达1500+,能独立阅读相当于小学中高年级难度的英文绘本,平均每天可读完一本500词左右的绘本。

我被问很多“为什么娃听了没效果”,“孩子在玩,听还有用吗”,可能阻碍我们的正是这些不确定和怀疑。其实安心做好输入就好了,水到才能渠成。

1-2411230634533M.jpg